您好,欢迎访问咸宁旅游资讯网!今天是2015年11月20日 Fri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咸宁市 - 嘉鱼县

Jiayu嘉鱼县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嘉鱼县古名沙阳堡,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得名,是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位 于东经113°39′-114°22′,北纬29°48′-30°19′,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南同赤壁市毗邻、东距咸宁市区40公里、西与洪湖市隔江相望。是湖北省有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 回鱼之乡、黄金之乡,获“湖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

地理环境

气候嘉鱼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境内 平原与丘岗气候亦无明显区别。全县年平均气温17.0℃。因受幕阜山脉的阻隔,冬、春季冷暖气流交汇于长江流域,冬季气温下 降慢、早春回温快,具有一些既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北方的气候特点。

方位嘉鱼县是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位于东经113°39′-114°22′,北纬29°48′-30°19′,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 汉接壤、南同赤壁市毗邻、东距咸宁市区40公里、西与洪湖市隔江相望。

地形嘉鱼县地处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可划分为长江冲积平原、西南垅岗平原和切割残丘三种地貌,大体形成“一山 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格局。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程最低18米,最高243米,其中大部分高程在19-50 米之间。

自然资源

河流嘉鱼县湖泊有丘岗湖泊和平原湖泊两类。县域现有湖泊16处,总面积共123.67平方公里。县境内河网纵横源泊众多,大体上构成了“一山、三水、六分田”的自然格局。湖泊主要有西凉、斧头、密泉、珍湖大岸等大小湖泊15处,还有三湖、连江等大、中、小型水库16处。

矿产嘉鱼县的主要矿藏有金、煤、锰、硅性耐火石砂和石灰石。蛇屋山金矿第一期探明黄金储量达20吨,大型红粘土型金矿床, 为全国首例,世界第二例。

交通

嘉鱼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县境滨江含湖,地貌呈现“一山三水四分田”结构,水域面积占三分之一。嘉鱼地属武汉城市圈,北与武汉接壤,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位居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组成的“中三角”和咸宁、岳阳、九江组成的“小三角”的核心地带。

铁路嘉鱼县东邻京广高速、距武深高铁20公里,乘坐高铁动车组直达南京、深圳均不超过4小时车程。

公路嘉鱼县邻近京珠高速和107国道。

水路长江黄金水道纵贯嘉鱼全境11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66公里,沿江建有陆溪、高铁、鱼岳、潘湾、簰洲5大港区, 是武汉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

嘉鱼县历史悠久,县城古名沙阳堡。夏、商、周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设置沙阳县,属武昌郡。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定名嘉鱼县,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21年(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嘉鱼县解放,属沔阳专区,1951年改属大冶专区,1952年6月撤销大冶专区后属孝感专区,1959年12月属武汉市,1960年4月与武昌合县,1961年6月恢复孝感专区,属之,1961年11月复置为嘉鱼县,属孝感地区,1965年6月后划属咸宁专区、地区,1998年12月属咸宁市。

文化

嘉鱼县始建于西晋大康元年(公元280年),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厚,蕴藏着南宋文化、三国文化、呜嘟文化、说唱文化、鱼文化等特色文化遗产。

南宋文化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岳飞奉命征杨么,驻守县城,立望楼,又在蜀山就赤壁之战时刘备驻扎处筑城驻兵, 时人称军寨、营盘,后称岳公城。同年五月一日,岳飞进驻岳州黄榜,留存岳公城遗址。岳公城为椭圆形,长40米,宽82米,周 长137米。嘉鱼人民为了纪念岳飞,在三湖连江风景区修建一座岳公亭,目前保存完好。

诗仙诗圣诵李邕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十日,曹操军遇周瑜军于赤壁江上一战而退还江北乌林后,周瑜军逐与其对峙,驻于江南陆口(今嘉鱼县陆溪镇)、界石至高铁岭龟湖山一线,刘备军驻扎于白云山至蜀山一线。周瑜以陆口为大本营,在赤壁山建有烽火台。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周瑜病逝后,孙权以鲁肃为汉昌太守,领周瑜军驻陆口,至吴赤乌二年(239年),相继有吕蒙、陆逊、潘璋、吕岱等领兵驻扎陆口。陆口为东吴重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此。三国文化成为楚文化中主流文化,成为我县旅游文化的代表。

呜嘟文化呜嘟文化,是嘉鱼特色文化中的一面旗帜,20年前,呜嘟还只是流传于牌洲地区的一种泥哨,牧童们用它消愁解闷、呼牛唤羊。县文化主管部门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将呜嘟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土类民间乐器加以研制、使其走上文艺舞台,使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大放异彩。

鱼文化“南有嘉鱼,蒸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古老的诗经,赋予嘉鱼不老的美名。嘉鱼盛产鲜鱼,因而也繁衍出鲜活的“鱼文化”。嘉鱼的鱼文化源远流长。南唐保太十一年(公元953年),皇帝南巡经此地,尝到了当地渔民进贡的鱼,连声赞道:“佳鱼,佳鱼!”嘉鱼,由此得名。嘉鱼人民世世代代以水为伴,以鱼为亲。在茶庵新区,新建的城雕展示出“双鱼戏珠“的雄姿,鱼,成为嘉鱼精神的图腾;鱼文化,成为嘉鱼特色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说唱文化牌洲说唱这一曲艺曲种的形式,是嘉鱼发展特色文化的又一成果。牌洲说唱,均为方言,演出人数为2-8人,自操 小鼓、锣、小锣、小钹,一人说,数人接,一人唱,数人和,说唱一段,响一段乐器,音乐点子以《十样锦》为基调,内容集中,节奏明快,音乐性强,很受群众欢迎。早在1993年,牌洲说唱《姑嫂俩》就被介绍到海外,在东南亚一带广受欢迎。这一特色文 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民族风俗

嘉鱼呜嘟荆楚大地,乃古乐之域,中国古代乐器以制作材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分类,谓之八音,呜嘟属于土 类,由我国最早的乐器泥哨发展演变而成。

嘉鱼呜嘟是由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2007年它被列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韵呜嘟文化工作室的总经理徐建中介绍说,《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

呜嘟,这“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在演奏影视音乐之外,亦广泛得到文博、收藏、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成为最具湖北特色的古代乐器和艺术藏品之一。

旅游资源

官桥八组官桥村八组地处湖北省嘉鱼县南面,是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 层党组织、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八组地处锦绣江南、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好,交通较便利。

景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和谐,基础设施齐全,建有能满足400人食宿、集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接待中心-田野山庄,以及设备完备、功能齐全、供村民和游客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农民活动中心,为游客营造了优美、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官桥整体布局精巧,形成了官桥八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山湖温泉山湖温泉位于中国温泉之乡咸宁市嘉鱼县三湖连江风景区牛头山景区,致力于打造华中乃至全国品质最高的温泉旅 游度假圣地。独特的山、水、温泉世界。嘉鱼山湖温泉,将沿江稀有的氡温泉与江南山水风光有机融合,将养生与休闲度假融汇。

二乔公园二乔公园位于嘉鱼县鱼岳镇沿湖大道南侧,南临三湖连江。公园以三国文化、二乔主题为背景,结合嘉鱼本地文化 艺术品展示需求及市民活动功能需要,按照“二区三团”、“六轴七景”的格局布置景观,修建有大型二乔雕塑、双凤楼、静修亭、 漱花亭、二乔玉枕根雕展厅等建筑。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位于湖北省咸宁咸安区,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 有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保护范围包括文化部五七干校校部旧址、由文化人亲手修建的、具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89栋房屋以及红旗 桥、向阳桥等,他们分布在原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所辖的9平方公里内,现都归属向阳湖农场所管辖。

桥梁最多的湖-斧头湖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湖北因穿境而过的长江、奔腾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而充满灵气。 千湖之省数湖北,千桥之城数咸宁,百桥之湖数斧头湖。在咸宁,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镇,无桥不成市。或大、或 小;或曲、或伸;或古、或今。有的细流潺潺,有的急流飞瀑,有的浩瀚如江。千姿百态,遍野飞虹。与日月相伴,共山水齐美。

斧头湖,又名梓山湖,传说因南宋农民起义军领袖杨么抛斧成湖。沿着斧头湖,在拙朴厚重曲折回廊的古桥上,漫步环行,在 石板、青砖、沉木间沉思,在斗檐、危栏、灰瓦里慨叹,手伸处,往往是蛛网深灰,不时有斑驳的碎屑零落在我们发间。